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严监司之选重将帅之任奏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五三、《历代名臣奏议》卷六一
臣闻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非以厉民,将以全其生也。
丝麻谷粟,皆所以养其生;
刑威庆赏,皆所以保其生;
甲胄干橹,皆所以护其生;
赋敛力役,皆所以久其生。
其有功于天下也如此,然后居无伦之贵,享无敌之富,玉食以为奉,而黄屋以为居,谁敢议者?
天有爱民之心而不与民接,民有愿安之心而不能自安,以天下而付之于君,以一人而奄有天下,所以利于民者必平治,而害于民者必削弱,意可见也。
本朝光有天下,夐出唐虞三代之表,考诸名贤之论,知其国祚长久,出于市不易肆,其端甚微而其效显,万世帝王之业,固已权舆于此矣。
累圣相承,以民为本,赋敛欲其必薄,刑罚欲其必轻。
力足以制敌而每欲议和,兵足以讨贼而每欲招安,爱民之心与天通矣。
比年边戍未撤,粮运不宁,事有牵制,非朝廷之所欲也。
一家之大者多至百夫,一夫之费者何止十缗?
其困如此,而州县犹以为货,有濡沫不至而重叠差之者,有富豪得免而移于下户者。
水旱间作,岁事不登,事出不测,亦朝廷之所忧也。
窘于浸润者或不能入土,殒于焦枯者或废于铚艾。
其灾如此,而州县犹肆其虐,有循行其地而懱若无见者,有量减一二以应故事者。
以至多量斛面,名曰出剩,碎纳尺寸,不许合钞,产去税存,勒令代纳,已经预借,更作点名。
甚者嗾使顽民,诬诉上户,执以隐微,便加籍没,入其干连,便作正犯。
千金之家,万亩之产,视若己物,曾无忌惮。
令明备,既不举行,朝论禁戒,若无闻知。
蠹国害民,一至于此,习俗不美,良可叹也!
亦又有可言者,混区宇者莫大于兼爱,伤和气者莫甚于嗜杀。
假息微虞,屡扰边垂,中原遗黎襁负归化,祖宗德泽深入人心者,牢不可遏,一统之效可以循致矣。
敌以侵掠子女为军前之赏,我则反其耄倪,以示吾仁;
敌以焚荡室庐为军前之威,我则安堵黎元,以示其整。
取级于当阵而不取于逐北,因粮于储积而不因于民财,使彼民之怨彼者怨之而益急,而其所以慕义者慕之而不置,欲声教之不暨朔南,不可得也。
如闻边境之上,浸失本意,效尤于敌,而结怨于民,逞怒于赤子,而帖耳于敌国。
甚者忠义之徒,以打劫名军主将通知,未能遽革,以此而欲吊民,可谓心迹判然矣。
百姓不奠枕则颂声不作,边民不衽席则箪壶不至。
臣愿陛下严监司之选,如仁宗之用张温之,以按察为职,则境内之民皆得其所;
将帅之任,如太祖之用曹彬,以不杀为贤,则境外之民皆向其化。
如此而邦基不巩固,社稷不灵长,臣未之闻也。
敢以是为初政之献,惟陛下留神。
兵部员外郎直史馆梁公墓志铭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一、《忠肃集》卷一三
公讳茜,字梦符姓梁氏
其先襄阳人
曾祖讳处厚,以高赀雄乡里,好义致客,贤士大夫多宾友之。
祖讳湛,并州录事参军
考讳锡,巴州军事推官,赠职方郎中
妣沈氏,仙源县太君
天圣五年以名进士起为博州军事推官
守贪,政不善,公告以理,又告以福祸,皆不用,后守果败。
再调鼎州团练推官
江上夜覆舟,提家人投舍民家。
明日,主人出百金为公装,卒不取。
至自裂衫裹赤儿怀去。
缘牒旁州还,偶重狱将决,覆之有疑,亟白州为上其状,得不死。
司理参军雍规考同满,皆缺一荐者。
使者荐公,公曰:「规同年进士,而其母老,愿先规」。
以故复为武胜军节度推官,秩满,改著作佐郎,知河南府长水县
取豪猾一人抵法,邑大安治。
庆历中契丹每入边,以选通判雍州事,守者欲大新城橹,赋之民,公曰:「乃先扰吾人乎」?
持不可。
未几,契丹泛使至,用故事,以通判护其行。
素狂嫚难肃,以公体制严重,皆帖帖进止,无辄敢哗。
已而徐示以恩,因尽得敌所以遣使指,飞奏之。
接伴者既交使,是夕其众遂大肆,从有司需索百端,郡邑困之。
皆服公,以为不可及。
敌使入朝,进其国书,仁宗顾宰相曰:「一如梁某者言」。
使愕,并闭所欲言不敢发,徐曰:「小臣妄刺臣国事」。
于是言者以雍州通判非是。
而接伴使后不戢敌,恚公形己,亦曰:「不当先入其私所问」。
朝廷规安其心,乃徙其守沧州,公德州,改秘书丞
居数月,通判大名府
程文简公琳方居尹,与转运使张公温之以气权相睨不安,以公张所辟,疑阴为其用。
公以诚心事二人,无所左右,循事议理,是非必尽,久之通其所阂,二人卒相欢,以公为长者。
骑士缺马久,或匿名以书告反状,文简惊莫能如何。
公曰:「是不足虑,小人意在马尔」。
退如平时,稍因事籍马尽补之,果无事。
用安抚、转运使荐,知深州
太常博士知杂事御史言公才堪御史,上曰:「是尝按萧阶者,吾知之矣」。
阶,前日契丹使者
即召为监察御史,中外以为得人。
俄出使制狱,以疾力请补外,知磁州
是时兵临贝州,调发声援,每先期会,优诏袖之。
前此在大名转运使冀州妖人李生狱属公,李生既前死,独刑其馀有差,号称详平。
至是李氏怒怨,生父覃妄言生不死,有中人故仇转运使,颇居中讧其事,遂付御史狱。
钩按虽力,卒不能变,然皆以吏议挂之。
宰相画特旨夺官,同列奏留,以为太重,中丞翰林亦更为论辨,犹贬秩秘书丞,监衡州税。
未赴,改唐州,顷之复为博士通判汝州,移襄州
皇祐祀明堂恩,拜尚书屯田员外郎,复以殿中侍御史召。
时议开六塔,以行大河。
公言骚民逆水,非徒无益,且有后患。
卒如公言。
奏罢张尧佐宣徽等使。
唐质肃公介以言事贬岭南,随以中使
公言:「陛下爱,故遣护之,不幸以疾死,天下后世能无以杀疑乎」?
上曰:「诚不思此」。
亟为还中使
三司度支判官,又判开拆司,出为京东转运使
前时类进羡赢蒙迁,以故东方财屈。
公言:「民困敝不可浚,愿戒诸路毋得进羡财,凡三司横有取,辄还其檄」。
因蝗灾,请以米募人凿取其种地中,对以斗斛,其孽既易殄,而方冬春艰食,又可以补民。
其后遂著为令。
州郡馈,一切不取。
侍御史,还台。
请裁任子令,谓当自宰相始。
俄乞解言责,改刑部员外郎直史馆、知襄州,赐三品服,徙邢州,转兵部
嘉祐四年五月十三日,以疾卒州之正寝,享年七十。
公性孝悌,数岁失母,职方公再室赵氏、柴氏,公事之皆以谨顺闻,而两夫人尤笃爱公。
凡亲疾,无昼夜侍侧;
医虽远,必徒步自致之。
后继居丧,哀疚毁棘,有以过人。
学问本六经,于文章喜司马迁、班固,其落笔必雍容浑灏,有作者风致,为名辈推。
居官以锄强梗、养善良为政,其敏发以静下,不见其所以为而吏莫得动,故所至民惜其去,遮哭不得行,去久犹思之。
更御史三院,弹劾无所顾望,奸权敛惧,朝廷为尊严。
其言顺不迎上,直不媚世,皆出天下公议。
犹喜论人物,每对,从容指别善恶,当用不用,未尝以小是非名目士大夫,故其言多见行,而世或未有深知者也。
夫人刘氏,鲁人,封寿安县君
勤俭仁爱,治家有礼法,与公同寒苦,至进显,无愠喜色,后公二年十二月一日年六十六以终。
六男子:焘,殿中丞集贤校理
馀早世。
五女子:适巩堂、张景真、范遵道、张伯卿、席延年。
孙男女若干。
初,公爱郓,将徙居之。
于是焘卜熙宁十年举公夫人之丧,以八月某日葬于须城县某乡之原。
铭曰:
梁公侃侃常厥德,践取幽渺如今昔。
有韡其文烂雕织,有邕其鸣表群翼。
克施有政审则释,物物迎刃莫吾逆。
蒐拔良禾善使殖,济明以恕民不亟。
曹御史治百辟,有或谖侧毅以堲。
臧谋良言帝嘉得,缓而不迂切不迫。
视大义利正趋择,进斯有礼退以色。
妥妥陛级循寸尺,终民莫得被大泽。
孝子作龟没之北,泉深壤厚惟墨食。
公燕顺祥兆幽宅,诗以诏之罔穷极。
屯田员外郎蔡君墓志铭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一、《忠肃集》卷一三
君讳天球,字粹夫,世为宋人。
曾祖赠太子太保讳陟
祖赠尚书祠部员外郎讳希颜
尚书屯田员外郎、赠都官郎中讳极,妣万年县季氏。
庆历六年进士及第,为宿州观察推官,会岁荒民饥,诏所在选官赈哺,君所活数十万人,以功补近地,为澶州节度推官
数以义理劘正其上官,无小大,不直不已,有能名。
丁父丧,服除,调亳州观察推官
陈恭公宰相判州事,严崄少所与,独善君,荐其才可用,又请越常次改官,许之矣。
俄丁母丧,服除,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监杭州楼店务
英宗即位,迁省丞、知蒙州
不鄙其民,为立学校,开以教化,人人向劝。
太常博士
今上即位,拜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乾州,转都官
熙宁二年九月二十日以疾卒,享年四十五。
夫人张氏,故天章阁待制温之之子,封长安县君
九男子,皆先君夭。
一女,嫁横海军节度推官淩浩。
始君学于徂徕先生石介,年虽少,已卓卓有闻。
于吏治敏以达。
蒙州,躬考覈板籍,得隐税积钱至百万,监司言状请赏君。
君曰:「是固不足言功,诚因此得推法天下,庶乎为有补尔」!
代还,又上书言:「二广荒遐,州县盖有不足置者,劳敝远民而公私亡所利。
议者方爱虚名、甘实患,非是」。
未几,诏诸路并废州县,以宽役省费。
三司亦置帐司,列赏罚,以专钧会矣。
由是以观君,足以知其欲有所为,而其智能宜可以为今日用。
方天下兴治,以因任为事,君之从父既以勋业进枢府,或在侍从,诸子弟又与士大夫争奋其材以赴功名,人乐道其盛,而君于是时独不少待。
嗟夫!
其命之不相谋也。
初,仲弟析产,君不取,以与其兄之孤,以故贫。
而父兄犹在殡,每日廉约,营积调度,方将及葬而亡,亡且无子。
嗟夫!
君志之不就多矣,其可哀也!
于是以十年五月二十三日并举君葬于宋城县三陵村先茔之北,实其夫人经治之。
所著《易论》十卷,《孝经》二卷,杂文诗百馀篇。
铭曰:
有辉其实,亦厚我期。
坦坦以御,孰偾其驰。
不在其身,或以承之。
云胡善泽,斩焉莫诒。
万世共尽,夫亦奚悲。
冥冥可作,慰以铭诗。
韶州新修望京楼(宝元□年)1039年1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九、《武溪集》卷五、《广东文徵》卷五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泰州市
广之旁郡一十五,韶最大,在楚为边邑,在越为交衢。
治城武水东,真水西(古名虎溪,唐讳虎字曰武。),境压骑田、大庾二岭,故地最善而名著。
均之远官,得名城暨善地,故其择守于等夷,阅人最贤。
唐、汉西都也,繇湘、衡而得骑田,故武水最要;
今天子都大梁,浮江、淮而得大庾,故真水最便。
骑田虽乘驲旧途,而王官往来太平水道,是以风亭水馆、高台上舍,徙在真水,不视溪山巧拙,而偏诊左臂者,势使之然耳。
郡守河内常公承命而典城也,心乐易而政悉精力。
先是,郡岁课丁夫刺船南海,馈盐数十万石。
俗固绵力而薄产矣,又重之以困扰,日益窘急,而繁狱讼。
公之下车,适遇主计集贤张公温之,乃谋所以息民之策,斥工巧占名之卒以代之,故民释重负,邦事亦简。
人和于下,嘉气应之,风雨以时,百谷用登,政有馀力,而废堕兹缉。
虎溪浮航之道带绕闉下,揵闭仅存,而雉堞楼橹之制弛然莫具,前所谓偏诊左臂之失也。
公因暇日,抚睥睨而四顾,则山川郁葱之气,森然满目,既叹且喜其久蔽而有待乎。
乃命畚颓土,完缺甃,饬美材,籍士伍,顺启塞之训,以门其下,因临观之美,以台其上。
民不瘠,公不匮,而厥功以成。
飞轩缭砌,一望四野,重峦复岫,周遭万形,烟颜雨态,远近异色。
溪流浼浼,逗碧洄清,鸟声渔唱,出入杳霭。
君子谓其访境也皆绝,其命名也必古。
身居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额其西楼望京之楼
饮醇酒者不忘于狱市,褰车帷者能广其视听,故署其入之门曰通阓之门。
除道梁川,而邻国先交,故标其出之门曰郴阳之门。
登高怀古,而舜祠在望,故题其北台曰闻韶之台。
目与心俱适,心与境俱远,浩然之气,来栖人身,如蹑壶中,而眄物休也,非守臣之贤,此景孰为来哉?
檐庑环合,凡二十楹,其形胜之游,目观之美,甲于邦城。
智者创物,夫岂徒然!
又况登陴之际,民瘼可询,乘传而来,郊劳为便,亦所以辅官成而尊王命也。
时宝元□年正月日记。
圆照禅师 北宋 · 富弼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释氏资炮》卷一○、《云卧纪谈》卷上、《佛法金汤篇》卷一二、《敕建净慈寺志》卷二六
弼留心祖道,为日已久,常恨不遇明眼人开发蒙陋,虽久闻盛德,而无由瞻谒。
昨幸出守亳社,与颍州接境,因里人张比部景山,请得閧师下访,相聚几一月,以慈悲方便之力,令有悟处。
会结夏逼日,四月初遽且归颍,其于揩磨淘汰,则殊未有功,衰病相仍,昏钝难入。
古灵师所谓不期临老得闻极则事,见之于弼今日矣,天幸天幸!
弼虽得法于閧师,然源由老和尚而来,宗派甚的。
必须亦欲成持,更望垂慈摄受,远赐接引,未至令至。
即为南狱下庞蕴、百丈下裴休,何以异哉?
乞追罢王仪复职之命奏庆历七年九月 北宋 · 何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六一
王仪顷岁已命为河北提刑,时都转运使张温之乞减削保州巡检下诸军请给,朝廷指挥提刑司相度。
王仪并不明陈利害,务与温之扶同,致启保州之乱。
朝廷行罚,与温之等一例降官知小州。
温之等未离贬所,独复职司,于赏罚恐未为均。
仪之所坐,与臣僚常犯不同,若复进用,无以戒生事启乱之人。
近来妄皏神灵,乞于河北开致方田,其事蠹弊,于民最切。
朝廷不知其诡妄,即与施行,徒纷然烦扰,事卒不成。
北郡县官僚有爱惜民力,皆不为行。
今既充本路职司,必是挟持前事,用为嫌隙,务欲中伤官属,或倚恃权势,却行方田之事,以遂前非,则河朔一方,从此骚动不安矣。
伏乞特降圣旨,追罢前命,与一小处知州差遣
所冀退诈妄之人,不使为一方之患。
张温之等九人可充转运使副奏庆历三年 北宋 · 富弼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宋名臣奏议》卷六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二
臣近曾两奏,乞令中书枢密院通选诸路转运使副,令逐路转运选辖下知州,逐州选部内知县、县令
若此三种官一一得人,则天下自然无事,朝廷不劳而治矣。
然欲知民细微利病,须要好县官
欲得好县官,须先择好知州
欲得好知州,须先择好转运使副;
欲得好转运使副,须是辅弼大臣用心至公,精加拣选。
亲戚故旧者不得盖蔽,可去者必去之;
仇雠疏远者不得抑塞,可用者必用之。
去之者勿避其怨谤,用之者勿求其感激。
不邀恩于己,不推过于人。
若能如此,则天下贤者才者可以尽为朝廷之用,何患不得诸路转运二三十人而已!
伏缘国家之事,莫非至公,须是辅弼大臣,用心精选。
当黜则黜,则退黜之人以谓朝廷公行,自然无怨。
人既无怨,事乃平贴。
若有大臣不存公共之心,推过与人,则退黜者以谓朝廷本不退我,只是某人私相见排,遂生怨怒,架造谗谤。
君听既惑,事乃破坏。
此于朝政为害之大者也。
今既委逐路转运使副升黜一路知州,其权甚重,其事亦大,须是有才识,能分别善恶,仍须推心至公,而行事果敢,然后可当转运之任。
今逐路见任及新差下未到任转运使副共二十八员,其间的有才识、能分别善恶、推心至公、行事果敢者,无三两人而已。
其馀虽别无显过可黜,奈何碌碌常才,缓急无用。
其间亦有作过之人,但未败露,或已败不行。
若不更张,必难集事。
臣今来于众论得九人,皆谓堪充转运使副,可以委付,选择辖下知州
必得尽公,不负朝廷差委
谨具名次如左:
三司盐铁副使张温之/知杂御史鱼周询/史馆修撰王质/知谏院王素/三司判官沈邈/知潍州董储/江南东路提点刑狱杨纮/权三司判官杜杞/权三司判官燕度/右九人皆󲦤绅之选,今来且充诸路转运,久而皆可拔擢任使,更乞令两府同共铨量施行。
董储宰臣晏殊远亲,然其人实有才用,但年齿稍高,而心力不退,不可以大臣亲嫌而废也。
臣又虑诸处见任转运使副例各未满,或别无显过,恐中书以谓替罢无名。
臣今欲乞特降诏书告谕天下,备陈转运使职任非轻,自来有失精选,致职事废弛,物论大以为非。
昨据枢密副使富弼上疏,乞澄汰天下不才转运使副,使下中书枢密院,令同共用心,推择中外有才识堪任转运使副。
臣寮今据两司条奏到某人已下若干人,堪充转运使副,已令差赴逐路充职干当,务在称职,以副朝廷委任之意。
又据两司条奏到见任转运使副某人以下若干,不闻显效,并仰中书门下就便别与差遣
若降此诏告谕天下,则退者以两府公黜,自当无词;
进者以两府选差,孰敢不勉?
如此行遣,不是无名,使天下之人耳目一变,谓朝廷进善退恶,政令清明,守官者各知恐惧,不敢因循,岂不美哉!
岂不善哉!
欧阳修梁适等制庆历四年八月癸卯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欧阳文忠公年谱
宣德郎、行右正言知制诰骑都尉赐紫金鱼袋欧阳某。
右,可特授依前行右正言,充龙图阁直学士河北诸州水陆计度都转运按察使,兼西路营田都大制置屯田、本路劝农使,替张温之散官、勋、赐如故。
朝奉郎、守尚书礼部郎中知制诰、知兖州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梁适等:四方有事,才者当为国家驰骛矣。
自夏人之不宾于廷,而王师外戍,天下共其劳。
侍从近列,得无同我此忧者欤?
尔等并以才名器略,为时英俊。
凡予所以擢尔清切之禁,延阁宪台,盖备艰虞以为用也。
三城西路之津会,中山北道之吭喉,河朔委输,事任尤重;
灵昌河上至于平阳,皆方面之要害,朝廷所属意处也。
各迁近职,于蕃于宣,王室之勤,以慰予望。
可依前件。
河北都转运使工部郎中张温之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三司户部副使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皇朝文鉴》卷三七
唐自开元以还,王室多故,行在之所,不能备官,而从军兴之期,顾多应卒之事。
爰从权便置诸使,而天下庶政,始不归于尚书省
今之会府,乃在三司,盖自中台至于寺监之务,凡关出纳,无不总者。
故建其长以治要,立其贰以治凡,设其考以治目
以言乎三司之副,是犹文昌之丞辖,助上率下,举纲振目,常出高选,以赞大计。
具官张温之才识器用,政事风采,称于朝廷,著于方面。
边候多警,戎车未脱,凡物力之充屈,生齿之耗登,职司版图,必藉精力,故谋于众,还尔外台
尚悉乃心,以集吾事。
宋故枢密直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兵部郎中秦凤路驻泊马步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兼知秦州军州事本路劝农使上骑都尉南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尚书礼部侍郎蔡公墓志铭(并序 熙宁二年四月1069年4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英宗皇帝初潜宗邸,龙德而隐,留情艺文,以尊德性,顾莫与讲习者。
濮安懿王曰:「睦亲广亲宅讲书著作佐郎蔡君某贤有行,愿得与之游」。
王致此意于公,公曰:「某在职且累年,惟旅见大宗正,未尝私谒诸宗室,敢辞」。
他日,王为置酒,从容谓公,欲请于朝,使诸子受学。
公虑若有邀也,始别见
待君尽礼,见必朝服,义兼傅友,咨询道艺,休闻日远。
尝访宫僚臧否,公对若人行谊,若人经术,皆非某所及。
以白王,王曰:「蔡君非但文雅,诚长者也」。
然间造帝所,竟岁不过数见。
尤多其庄重,常以相从之晚。
而接之不得数且欸为恨。
久之,求外补,因解宫职。
英宗入纂大统,问辅臣:「蔡某何官?
今何在」?
执政白:「今以兵部员外郎秘阁校理广南东路转运使」。
曰:「兹人德行,朕所深知」。
即以三司判官召还。
南海至都数千里,江行淹久,每对朝臣之南来者,辄问曰:「蔡学士何时可到?
道途安否」?
既至对见,慰劳殊渥,日将旰,屡留之,且曰:「君,朕故人,朕望于君者厚,勿以常礼自疏也」。
俄除起居舍人史馆修撰知谏院
恳辞再三,曰:「惟朕耳目心膂,不属君,将属何人」?
趣令受命。
公自以被遇特达,思竭其心力,以致补报之效,事有涉嫌,说有至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诚心为质,引义忼慨,凡所启闻,多见纳用。
属有请追尊亲庙者,事下三省集议,公别请对,言礼为人后、大一统之义,指陈切至,涕下被面。
此议既非本意,又雅信重公,因大感悟,亦为公泣。
京师大水,公入对,侧席迎问变故,公推咎徵,精言其端,意犹主于前议,论因中止。
然纳说者将终遂所建,以公在言路,不便之,适召试西掖,除知制诰,遂罢谏职,且俾出聘契丹国
往返阅时,使还,而众论未已,公于中间通上下之情,安异同之意,弥缝周密,主于忠信,孜孜辨释,为士大夫道地,恩全体正,补益实多。
虽去谏垣,越月不对,必形于言,每被顾问,禁省秘事亦为及之,其沃心造膝,机柄之地有不得与闻者矣。
吏部流内铨,因言铨审官冗甚,朝廷遂议新制。
将救时弊,多所建发。
益知其材可大用,欲其践历中外。
龙图阁学士,出知定州,然意惜其去。
既入辞,曰:「第行,且召矣」。
行未浃日,英皇违豫,语数及公。
今上升储,疾日侵,犹曰「蔡某正人,促召来」。
因除太子詹事
未至,先帝升遐,东朝亦罢,改枢密直学士、知秦州
至阙觐对,今上望公,哀动左右,且言先帝大渐,犹不忘公卿之拜宫正
问还期者再三,深意有所属者。
孤忠直道,左右莫为之容,乃畀需代者,竟不及得见卧内。
凭几训命,遂成虚格,忠义之士为先帝恨之。
八月八日,灵驾发引,公以其旦东望号慕,避厅事,见僚佐于便斋,退就私寝,无疾而终,享年六十。
前三日晨兴,语家人曰:「吾梦先帝召对顾问如平日,欲退复留」。
因叹息感念。
及终,人皆异之。
天子震伤,累对近臣嗟恻,遣中人护丧以归,赙赐加等,特赠尚书礼部侍郎奉先志也。
讳抗字子直,宋人。
祖某,赠尚书度支员外郎
父某,泗州军事推官,累赠工部尚书
世以明经仕进,实罕与进士游,尚书虽治经,有时才器识,所交结皆当世豪俊,故公兄弟皆举进士,早得时誉。
蔡文忠公有重望,喜奖拔人伦,深器公,处之甥侄,竟妻以妻之宗女
景祐中,登甲科,一命太平州军事推官
尚书临淮寝疾,旁无子弟,公委官自劾,单骑奔省,得及理命,越再宿而尚书以殁,乡里称其至孝。
外除调平江军节度掌书记
秩满,近臣举充颍川郡王院伴读,寻迁删定编敕,迁著作佐郎
俄兼两宅讲书,赐五品服。
久在宗邸,独不受饷遗,衎衎然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故英宗皇帝深察重之。
间迁秘书丞太常博士通判秦州
钟内艰。
服除还朝,召试禁林,除秘阁校理
西水,民流散,命公体量赈济。
至郡,亟请发廪食之,郡请俟奏可,公曰:「饿莩容待报耶」?
晨坐庾门,出全活至众。
使还,朝论称善。
吴人荐饥,朝廷察循良办治之才,以公知苏州
姑苏土沃而卑,并江湖,积水渺瀰,常苦风潮害民田。
公既习知俗,至则为筑长堤,自郡城属昆山,横亘八十里,中断水势,民得因立塍堨,且通水陆之行,工省利大,民安于业。
吴俗浮薄,衣冠侨寓猥众,干请多事。
公患其然也,采士族之守操行者辄加宾礼,岁时馈劳,以褒厉之。
士之承此,差知自重。
发奸擿伏,听断精甚。
苏州吏役不均,纤猾得职,公为请于朝,先贷官泉,视役费之轻重而给之。
籍诸酒榷征埭之利,旧用酬吏劳者,悉入县官,以偿所贷,吏皆便之。
后传其法,不能易也。
就迁广南东路转运使,吴民于今思之。
先是,岑水铜冶大发官市之民,止给空文,积逋钜万,里民大事私铸,奸游群聚,与江西盐盗合,郡县不能讨。
公仲弟挺以选按刑江西,专治盐事,朝议岭南北并力则利害共功,故委公将漕南越。
时朝旨责捕群盗甚峻,公曰:「采铜非诚民,惰游者为之,今悉入之官,而不畀其直,非私铸,衣食安取资?
又从而诛之,匪但民犯法也」。
乃度经用,斥冗费,铜入而受泉,民用乐输,彻炉毁橐,刑报立省。
岭外州县多摄官广东凡数百员,悉自部司注补,大吏操事为奸利。
公至,收案致法,选用平均,吏员为清。
番禺煮海,运给英、韶,溯流洄险,因以逗遛,侵窃杂恶。
公命十舟为一运,择摄官主之,岁终会其课,以为殿最。
是岁,英、韶二州增盐课十五馀万缗。
有司劾以奏未得报,而擅立约束,且废其法。
适被召赴阙,既对,言南方便事,天子嘉纳,悉如公请。
在岭外,惩摄官之弊,悯远人不知学问而茍禄无耻,人士无可称者,乃盛修庠序,择官劝讲,凡乡民之秀及官吏之子弟皆入学,亲为程校其文艺,恩意深美。
由是诸生率教,仍岁有登进士科者。
后在中山,见河朔军籍世家相承,狃于姑息,前人至垦阅场取蓏蔬之利,公至辟之,日命一军亲肄习焉。
军士番戍,妇人游佚于外,归辄首原。
公下令连营,逋荡者无得首,必尽法,戍兵传闻,莫不怀德
缮甲兵,完壁橹,皆起功绪。
在镇未几,其首公勤职如此。
秦州西鄙皆杂羌,有种落叛,官兵击灭,取其地以建寨,板筑仅已而公至,守禦器备举未集,公规营指顾如宿计,民不知有兴也。
度其土田,募千户以为守,公私后无劳费。
州有质院,质诸羌数百十人,扃系严密,被质者自少而长,且老死无得出。
公为阅本末,其非利害所存,皆释遣之,由是恩信著于诸羌。
且约部族,不得擅仇杀,俄而有犯者,即斩以徇,戎人詟服,莫敢奸令。
在秦不半年而殁,然于精虑,不遗力矣。
公性静密,而资长于政事,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为必有成,成则可久。
居家理,赒恤宗族,与同休戚。
仲弟天章阁待制某,友爱尤笃。
公在秦亭,内阁经略平凉帅府接封,󲦤绅以为宠。
历官祠部改度支、兵部员外工部兵部郎中,皆叙迁也。
先娶彭城刘氏;
继室张氏,天章阁待制温之之女,封会昌县君,亦先公卒。
三子:煜,登进士第大理评事
潜、钦,并秘书省正字
五女:适滁州来安县江懋简,大理评事曾孝序,馀未笄。
熙宁二年岁在己酉四月十三日,葬于宋城县仁孝曲,从先茔,礼也。
仆与公乡党交游之旧,故知公为深。
铭曰:
英皇在宗,储精学问。
寤寐多闻,得公儒隽。
道义惟傅,艺文则友。
造次法度,克常厥守。
用知公,资本诚正。
于朝有言,称其德行。
岂不尔思,召自南服。
谏省史观,作朕耳目。
沃心嘉告,造膝危辞。
罔或不以,挹彼注兹。
中山扼戎,依依属公。
行未弥月,金縢以封。
凭玉几,仍有训命。
谓公正人,畀翊储圣。
缀衣出庭,奔号见星
永怀靡及,之死弗瞑。
宅忧未言,孤忠少与。
于藩冀门,深诚莫吐。
龙辒发引,攀胡奄终。
先期感兆,神明恍通。
天子震伤,哀形宸笔。
追襚亚卿,恩隆赙恤。
公之业蕴,足与大为。
独迫于年,莫究发施。
治民东南,守边西北。
于以观政,可推风迹。
天子大孝,义笃于亲。
岂忘先志?
公违盛辰。
睢阳北原,三陵之右。
松梓森森,匪亲伊旧。
有子克家,载世其昌。
斯文不朽,流徽共长。
按:《乐全集》卷四〇。
乞再定夺减放应役人数劄子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七
臣勘会辖下州军使州院节级前后行,并通引官、客司、书表司等,并各于元定敕额人数外,有影占上等人户。
转运使张温之等,遂令诸州军据元额合留人数外,剩占之人并减放归农。
虽减得人数不少,其如当时逐州行遣不一,或不问户等高下从下名减放者;
或有于下名之中柬上等人户影占之人减放者;
或有不问节级前后行,只柬上等人户减放者。
遂致减放之后,不绝词讼。
近累据减放公人等过状,却乞收叙。
又缘诸州减放事体不一,若尽据减放之人却行收叙,则显违先降敕条额定之数;
若全不收叙,则又有前行节级系名多年者,难尽不收,亦有州军经减放,往往辄已行收叙者。
臣等兼检会日近虽有条贯,前行不免里正,然额外人多,终是不便。
额外手分无贿赂乞觅之倖,则不可使其更两役;
若有贿赂乞觅之倖,则不额外剩置人数。
以此而言,只合依敕额为当。
窃以事既干众,必欲州县久远遵行,则须乞自朝廷明降指挥,庶为定令。
臣等今欲乞特降朝旨申明元定人数,许本司遍取辖下州军见管人数及已减放之人,衮同依入事年月上名下次排连,从上据敕额元定人数存留外,截下额外之人,不问户第高下,一时减放。
如此,则年深上名却得收叙,额外尽减,又不违敕条。
内有州军元定人数全少,后来户口增盈,及公事委实繁多之处,乞许本司差官定夺,量与添人,具数闻奏,立定为额。
庶绝词讼,兼可永久遵行。
取进止。
乞罢郭承祐邢州劄子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四
臣近日伏睹差郭承祐邢州
臣自蒙朝廷差充转运按察使已来,前后累准密降不下司宣头、劄子,令常用心体量辖下官吏。
臣细详朝旨,本为河北于天下诸路最为用武之地。
曩因北虏通和之后,弛备多年,一旦恐有事宜,百事隳废。
朝廷悔鉴前弊,故先慎择官吏,务欲修整颓纲。
昨准宣头节文:「一十九州军择人久任外,其馀州军长吏,令中书门下、枢密院选差。
并下转运司体量大小文武官不堪其任者,不得容庇不才,因循不切纠举,却致临事阙误」。
朝廷留意河北,丁宁切至如此。
加以近自保州兵乱之后,至今民尚虚惊,军情未帖,相次顺安军瀛州安肃军卫州通利军等诸处,不住骄兵扇摇结构。
当此之际,臣实不意选差郭承祐河北长吏
承祐顷知澶州,引惹修城兵士几至作闹。
去年差来河北将兵,臣在谏院,曾极论列,寻罢知相州
贪秽之状,狼籍多端,又为按察使张温之奏论,罢为北京部署。
今者移陕西,迁延不去,又以邢台委之。
河朔多事,朝廷丁宁留意之时,承祐累任不离河北
不审其人果以何能,当此慎选?
承祐庸劣贪秽,奴厮之材。
若以曾效仆使之劳,不忍废弃,岂无闲处可畜养之?
邢州北连镇、定,控扼西山,军马所屯,人民繁富,禦戎镇俗,尤须择吏。
万一乏人选差,止得中常之材,尚胜承祐
伏望朝廷顾惜河朔名藩重地,不使庸劣小人坏之。
郭承祐,伏乞特赐指挥罢去,邢州别选差人。
取进止。
河北财产上时相书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八
某顿首启:仲春渐暄,伏惟相公尊体动止万福。
某不佞,少以文章言语自任。
而顷备谏诤之臣,得与朝廷论议。
当中外多事,天子急于听纳之时,不以为愚,而屡加奖擢。
及得宠太过,受恩太深,则自视区区素所任者,不足以报万一。
故方欲勉彊不能,以图自效。
而蒙相公不以为不才,而择天下诸路中最重之地以授之,而责其所为。
当此之时,自宜如何可以塞责?
及临职以来,迨将半岁,龌龊自守,未知所措。
非敢怠也,诚有说也。
至于山川险易、城寨屯防、边陲守备等事,是皆河朔之大者,朝廷已委枢密富公经画之矣。
而本司之事,自不为少。
凡自河以北州军县寨一百八十有七城,主客之民七十万五千有七百户,官吏在职者一千二百馀员,厢禁军马、义勇民兵四十七万七千人骑,岁支粮草钱帛二千四百四十五万,而非常之用不与焉。
其间事目之节,利害之源,非详求而审察之不能得其要。
张温之等急于举职,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其兴利除害便于事者极多。
而时有失于不审、更改过繁而涉于苛碎者。
故自继职以来,遵其所长,戒其所短,凡事关利害者,慎之重之,未敢轻议。
今半岁矣,官吏之能否,公私之弊病,粗已得其十七八。
而又取其事涉苛碎纷繁而下切患之,有司自可改复,不烦朝廷处分者,先以次第行之,乃暇及于其他。
然其事系利害,有司不敢自决,必当上闻者,其类甚多。
而久之未敢干朝听者,不惟自疑于不审,诚虑朝廷鉴温之等前失,不能尽信其说而必从之。
今慎之久矣,得之详矣,茍有所请,实有望于见信而从之也。
河北大事,富公经营之外,其要不过五六。
其不可为者一,其可为者四五耳。
虽皆有司之事,然朝廷主张之,则能行;
不主张之,则亦不能为也。
自古邦国财产之利,必出山泽。
故《传》曰:「山海,天地之藏也」。
两汉以来,摘山煮海之利,必归公上。
而今天下诸路山泽,悉已榷之,无遗利矣。
河北一方,兵民所聚,最为重地。
而东负大海,西有高山,此财利之产,天地之藏,而主计之吏,皆不得取焉。
祖宗时,哀闵河北之民岁为夷狄所困,尽以海盐之利乞与疲民,此国家恩德在人已深,而不可夺者也。
西山之长数百里,其产金、银、铜、铁、丹砂之类无所不有,至宝久伏于下,而光气苗矿往往溢发而出地,官禁之不许取,故舍此惟有平地耳。
河北之地,四方不及千里,而缘边广信安肃顺安、雄、霸之间尽为塘水,民不得耕者十八九。
澶、卫、德、博、滨、沧、通利大名之界东与南,岁岁河灾,民不得耕者十五六。
今年大丰,秋税尚放一百万石。
沧、瀛、深、冀、邢、洺大名之界西与北,咸卤大小盐池,民不得耕者十三四。
又有泊淀不毛,监马棚牧,与夫贫乏之逃而荒弃者,不可胜数。
大山大海之利既不可取,而平地堪出财赋者又有限而不取,其助者,不过酒税之入耳。
其入有数,而用度无常也。
故虽研、桑之心计,舍山泽与平地,不能为之。
此所谓不可为者一也。
及其用有不足,不过上干朝廷,乞银、绢而配疲民,号为变转尔
此近年之弊也。
然若能择官吏以办职事,裁侥倖以减浮费,谨良材精器械以助武备,因贵贱通漕运而移有无,如此之类茍能为之,尚可使边防粗足而京师省费,用此冀裨万一。
而皆有弊病,理须更改事目,委曲非书可殚,敢具其大纲,列于别纸。
伏望特加省览,察其利害。
或其所说不至大乖戾,望少信而从之,俾毕其所为。
若夫尽其所为而卒无成焉,则不待朝廷之责,而自当劾去。
若其有以裨万一,则何幸如之!
伏惟聪明,少赐裁择。
不宣。
某顿首再拜。
乞加礼杜衍等奏嘉祐元年九月 北宋 · 马遵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五
臣闻推隆耆年,则民德归厚
崇励高节,则薄夫以敦。
此前籍之通规,而先王之达礼也。
窃见皇祐中,明堂大赦,曾召两府旧臣杜衍、任布等陪位,虽各人辞疾不预侍祠之列,陛下降诏,礼遣使轺,赐予备厚,复恩其子,殊荣异礼,照耀一时。
陛下优贤养老之意,白于天下,而人知劝矣。
杜衍且八十,德望愈隆,使古礼复行,当在更老之位。
至如近侍致政而归者,张温之之公直,刘夔之清方,如此等皆谓良士。
今陛下享寿安之福,行恭谢之仪,凡在高年,正宜加礼。
臣愚欲乞,圣慈指挥中书,候将来大庆礼毕,检会明堂恩例,特赐施行。
使等黄发,复见太平之事,书之史册,足为美谈。
庶几冒荣越礼之人睹而知愧,化薄归厚,或出此涂。
寄题张景山大卿园池1061年 北宋 · 蔡襄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人仰公才世吏师,更甘归老旧林池。
门阑清似当官处,心力强于少壮时。
物理自冥非寄酒,兵谋犹在却因棋。
濠边风月如招隐,愿拂尘裾从所之(以上《蔡忠惠集》卷六)
尚书刑部郎中天章待制张温之光禄卿致仕制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七、《蔡忠惠集》卷一一、《皇朝文鉴》卷三八、《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三七
敕:朕于群臣进退之际,曷尝不缅然思之!
方其强仕,发智能以济务,则有官赏,以楙其材;
逮其谢归,养志意以自佚,则有恩渥以宠其行。
宦者岂不欢然得其所耶?
具官某,立节清峻,无缁磷之茍;
临事明敏,有批导之利。
恤民以惠,屏奸以严,循吏之风,闻于当世。
自升禁近之列,屡委宣藩之重。
老聃之言而知止,蹑疏广之迹而告老。
尔其还上官事,秩以列卿,休于而家,尚体朕意。
乞责罚预闻军政奏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蔡忠惠集》卷一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七
臣等切见河北保州叛卒昨已招降,原其致乱之因,乃总领之司不能觉察,自都转运使安抚使而下一例夺职降官。
此盖朝廷督厉天下官吏,深思抚养士卒之宜,先图遏绝祸患之本。
然臣等切谓法令之行,必自近始,若舍近绳远,虽令日行,人不信服。
臣等闻保州兵士未叛以前数月,边臣曾奏都大巡检下兵士乞早处置,恐其生变。
大臣闻之,绝不为意,以至杀戮官吏,闭城邀命,然后仓黄,或招或攻,或作屈赦,幸其革心,不至大害。
且帷幄之谋,临事先当准备,岂有边臣奏论如此等事,都无制置,循以成患,其谁之咎?
张温之等已责降,其中书枢密院大臣与闻军政者,伏乞陛下推边臣所奏保州兵士事宜因依,特与责罚,庶乎令明而天下服。
乞赏先奏保州兵士边臣奏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蔡忠惠集》卷一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七
臣等近以保州叛卒平定之后,朝廷以都转运使张温之以下不觉察之罪,例皆贬降。
臣等闻保州兵卒未叛以前,边臣曾有奏请,早乞处置,绝无施行,遂至生变。
臣等伏乞陛下责罚大臣与闻政者。
伏闻陛下已得边臣之奏,特以辅弼之重,屈天威而恕之。
伏惟陛下专赏罚之柄,而所谓罚者已行于远而不行于近,既失之矣;
所谓赏者又录其终而不录其初,又重失也。
边臣先能探伺叛卒情状,闻于朝廷,其时大臣苟能深虑而预处置之,必绝叛乱之祸。
及杀残官吏,闭门邀命,四面之兵合谋招讨,中外震骇(阙四字)营官府之财。
尚赖朝廷威灵,所以即时平定。
设使偷延时月,城坚而不下,宿兵于野,费用不赀,其变岂可量哉!
今招叛卒、闭城门、杀贼首者尽皆迁官蒙赏,而预言必变之状者弃而不录,所谓勤于其终而不念其初者也。
语曰:「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正类是矣。
所有边臣预先数月奏论保州事宜者,伏乞陛下出宸断,特与恩奖,庶使守边之人精心察伺,先绝未萌之患。
较于推恩之术,不犹愈于攻城杀贼而后泛行官赏也?
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致仕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张公墓志铭嘉祐六年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七、《公是集》卷五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公讳沔,字楚望姓张氏
其先出留侯子房
三国之分,纮仕孙氏,由是为江南人
其后居鄱阳者曰子员,子员生瑶,瑶徙建安浦城
瑶生厉,厉生大王父从晟,从晟生曾王父赟,赟生王父霭,霭生皇考瑰。
自王父而上,皆仕南唐,不及见天下之平。
皇考见天下之平,而早世不及仕,故不闻于时。
公之孤,八岁矣。
虽幼,知感慕,沉静不戏狎,异于他儿。
少长,发其家书读之,勤志强力,期以文学成名。
当是时,杨文公以文章名一世,于公乡里外姻也,因起从之游。
杨氏之门者常数十百人,而公以才见称。
祥符初,举进士甲科,得试校书郎,知抚州临川县,再调睦州遂安县,治皆有声。
用荐者言,改大理寺丞、知平阳县,迁殿中丞
母忧去官。
服除,知溧水县,转太常博士通判温州赐绯衣、银鱼。
庄献称制,张旻以旧德用,骄僭乱法,公上书请出旻补外事,虽不即行,然士大夫忻然向之。
御史台推直官,转尚书屯田、都官员外郎
奉使决大狱,朝中称其平。
丞相李文忠公善之,拜侍御史
数月,吕文靖复入相。
二人者不相能,争于上前,以谓故事三院中丞荐,不当以执政用,出公信州
既至,又移福州
岁馀,乃复召还。
言事引大体、正得失而已,不茍细。
开封府判官,转兵部员外郎,改三司盐铁判官
出为淮南转运使,赐金紫。
工部郎中,复入为盐铁判官
谏议大夫使契丹,还言:敌情慢,疑有非常,宜敕边为备。
既而虏果以兵临境,求关南地,如公策。
庆历二年,加直史馆,知陕州
明年,转刑部郎中
元昊入泾原,败葛怀敏数十万之师,关中震惊。
兵少不足自守,朝议不暇远发,使中贵人即崤渑之间,遮四路归戍,悉还补其阙。
兵久乘塞,自以得生归与妻子相见,复驱之就死地,人人怨呼,以言相激,拔刃彍弩,且欲绝河桥为变。
中贵人无若之何,疾驰入陕,以诏书属公而去。
吏民骇惧奔逃,公单马出城,矫诏谕之曰:「贼已出境,受诏,诸军趣还营,毋得差池」。
众见公之易也,帖然皆敛兵就道,莫复諠哗。
于是范文正经略关中梁丞相奉使延州,皆奏议以公权事合变,消乱止祸,宜厚其赏。
朝廷不能用。
契丹复修好,除边关备,徙公河北转运使
初,保州以被边故,戍兵廪赐厚他处,及张温之转运使,议有所增损,军中怨之,相率杀守佐,闭城反。
诸将闻变,争欲急攻城,大兵会城下几十馀万,公独不听曰:「兵骄,故作乱耳,民不反也。
攻城必多所残,百姓何罪?
且城未易攻」。
与之相反覆,诸将不能夺,乃登东关门,呼首恶者,谕以祸福,使出降。
众皆踊跃,投兵杖再拜曰:「公活我,愿见诏书,面缚」。
后旬馀,天子为遣近臣受其降。
全一城者,公本谋也。
犹以事不先觉,贬秩知汝州
富丞相宣抚河北,封敕不下,曰:「张某有谋,功乃当赏,奈何夺之位」?
然天子以辈例皆贬,故不许。
公为人温恕仁让,在朝廷恂恂无所竞,称为博厚长者。
至临急变,勇锐坚决,以身蹈不测,处之不疑。
其治军旅,应变画策,能任大事,虽宿将无以校得失,百姓赖以安。
岂所谓仁者必有勇耶?
移知宿州
初,陈恭公有所爱吏,私属公,公不应。
及其在位,因事左迁公都官员外郎,监宣州税。
士大夫由此恶之,不平。
于其免相也,乃复得工部郎中、知广德军
又迁刑部郎中江南东路转运使
召还,判三司户部勾院
未几,自请治明州,有诏视三路转运使
岁满,当入朝,因上章请老于苏。
天子许焉,用其少子为州从事,以便奉养。
初,公以材进,数试繁剧,有异效,世许其任公卿。
其后失意更不迁,而新进常辈,名位顾多超处其右。
丞相以下,数称其功,理其枉,然遂终不用十有馀年。
他人为公恨,而公处之晏然,未尝寘色辞。
性廉,不治家人活业,仰俸禄以生。
而厚于宗族乡党宾客,所资养周给,称其意厚薄,初不计有无。
及其归家居也,囊箧无馀赀,所居才蔽风雨,饮食或日阙,亦不以累其志,改其乐。
嘉祐五年某月某甲子无疾卒,享年七十有八。
积阶朝散大夫,勋上柱国
夫人魏氏封某县君
子三人,皆孝谨。
讽,太子中舍
诜,太常博士
诲,则州从事者也。
女五人,皆嫁名家。
明年某月某日葬某县某乡之穹隆山
吾闻有阴德者有阳报,不在其身,在其子孙。
若公之德多矣,殆亦其后且大乎?
铭曰:
仕系其逢,进退有时。
嗟我张公,长者之规。
排难寝兵,洞然至诚。
不伐不矜,弃功与名。
富贵磨灭,令德则长。
惠之在人,世以不忘。
穹隆之葬,公则有子。
宜尔子孙,尚食庙祀
宋故推忠佐功臣光禄大夫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赠尚书左仆射王公行状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五、《公是集》卷五一
公讳尧臣字伯庸
其先太原祈人,六世祖为辉州刺史,唐季兵乱,遂家焉,今单州砀山是也。
后徙居虞城
公祖府君事亲以孝闻,其为政兴利除害,多阴德。
尝言曰:「我世当有显者」。
及公生,爱之曰:「此儿庶几成吾言」。
公举进士,天子程其文,为天下第一。
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年二十五矣,天圣八年,召试翰林,改著作郎,直集贤院
公考以事左官于蔡,公亦请知光州以便亲。
居郡,迁右正言
是岁大饥,百姓不能忍死,群辈望屋而食,或抵极法。
公建言宜依荒政弛刑,以全安细民,朝廷用其议。
丁外艰,去职。
服除,为三司度支判官赐绯衣、银鱼。
又迁右司谏。
后废死,议者不一,而宦官阎文应方强用事,公请狱治侍医左右无状者,为朝廷除谤释疑,事虽不行,物论多之。
后犹在殡,有司张灯合乐,饬供帐,望幸,乘舆临当出,公又言:「前以诏复郭氏位号,则后礼不可阙。
观灯非礼之急,毋使天下有间言者」。
天子从之。
景祐四年,以本官知制诰,赐金紫,同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提举诸司库务
宝元元年,召入翰林学士,改尚书六部员外郎知审官院。
元昊畔,西鄙宿兵,公为体量安抚使,将行,言曰:「故事,使者所至,辄称诏存问官吏将校,而初不及百姓。
自兵兴三年矣,政烦赋重,大小彫敝。
今攻守未决,宜因使者之出,致劳来之意,许以贼平,蠲其租二年,则人人致力而忘死矣」。
朝廷嘉其意,以敕榜付公。
是时贼马出入镇戎环州间,官军战数不利,士气伤沮。
公按其地形,易置将校,调率民力,皆因事授宜,先行而后闻,百姓便之。
还,又言:「陕西兵亡虑二十万,分屯田路,不足自守。
贼尝三战三胜者,由以十当一也。
臣视地形,泾原最可忧,请益兵万人屯泾州,二万屯渭州
渭足以制山外,泾足以控关中,则贼不敢送死矣。
不然,臣恐其乘虚复来,溃决必甚」。
又荐狄青、王信、种世衡、刘昭孙等三十馀人可将帅
先是,好水之战,韩丞相招讨副使,以偏裨失律,左迁知秦州
范文正公经略延州,亦坐移檄让元昊不先闻,谪守耀州
公至,为上分别两人忠义智勇,可大任,不当以纤芥为进退,失士大夫心。
宰相意迕,持其议久之,未即行。
明年九月,贼果如公策,自镇戎原州以入,败葛怀敏之师数十万众,乘胜掠平凉,击潘原关西响震,自邠、泾已东,皆闭壁自守。
于是范文正公庆州之众以出,身自当贼冲,贼由此不敢深入。
而议者乃以前公言之是,复以韩、范为招讨使,置府于泾州,益屯兵三万人,而使公乘传安抚泾原,还,奏曰:「陛下以边事属仲淹等,而盛其备泾原,诚得制胜之要,贼必不敢动矣。
然军贵神速,不容呼吸,愿委以便宜,毋令中覆」。
上为许用其言。
凡公再奉使,皆丧败之后,所筹画施为,便兵益民,以利易害,成全胜之策者,大体若此,其细不可胜纪。
函谷关,示以不外拒,西土怀之。
泾原五州营田,益置弓箭手,筑德顺军,张形势之制。
冗官,黜无功。
事为之虑,皆极其当。
贼于此止不为寇,其明年,因乞降矣。
初,曹玮渭州,开山外地,置笼竿等四寨,募弓箭手,给田二顷,教以耕战,使自为守。
其后将帅养视之不善,又稍侵夺之,人人怨怒。
有言德胜寨将姚贵材勇,为众所伏,遂逼以闭城畔。
公适使还,过之,知贵素忠,其畔未能固立,自作书射城中,谕以祸福死生。
贵恐惧,畏服,即日将其众开门出降。
公复为申明约束,使可继守,如曹玮之旧而去。
明年,加户部郎中权三司使
既拜,请自择僚属,许之。
张温之、杜杞等十五六人为副使判官,天下称其材。
入内都知张永和建言,欲取民间房钱十之三以助军费,事下三司,公持不许。
永和密使人致意曰:「公能行此,则大用矣」。
明日入见,具为上言,因曰:「此衰世之事,非平时可行,且召怨而携民,唐德宗所以致朱泚之乱也」。
上以为然。
度支副使林潍永和势,助之说甚力。
公廷奏黜,议乃定。
川峡转运司奏,乞增盐井钱岁十馀万缗,公固不从。
上问其说,对曰:「两蜀僻远,恩泽鲜及,而贡入常倍,民力由此困。
朝廷既未有以恤之,而又牟厚利焉,是重困也。
虽小有益,将必大损矣」。
上善其对。
公之行己谋国,论议向正,不可回以利,类若此。
其治大计,以知盈虚为急,有所调发,常先事因利,不暴取于民,故能殖其材。
簿书谨详,吏亦不得欺。
自前使姚仲孙借内藏钱数百万缗,久不能偿,公居三年,悉按籍偿其负,而军国之费,犹沛然有馀。
以母老,求解要剧。
六年正月,拜承旨归院,兼端明殿学士,充群牧使
明年丁内艰
皇祐初,免丧,还翰林,迁谏议大夫
上祀明堂,加给事中,受诏与陈旭等议茶法,当时颇言其便。
三年九月,拜枢密副使
侬智高反,残十馀郡,遂围广州
公按旧事及地形利害,调兵遣将,上常是之。
贼平,公策为多。
又奏请略准唐制,分桂、广、潭、宜、邕为五管,重募土人,增澄海、忠敢等兵,以省京师遣戍之烦,边备益谨,而卫兵以不耗减,至今便之。
枢府本兵,然自中人宦官医工、伶师、嬖习、近戚之进退除用,皆属焉。
公在位六年,持法守正,以身当天下之务,滥恩倖请,一皆抑损。
教坊乐工不得补班行。
中人非有功,不以为三路钤辖
内侍两省,非年五十无赃私,不以为押班
兴缮土木之劳,不以官为赏。
班行百司失职之人,其伤财而害民,必再赦乃得用。
叙法皆定律令,天子深倚赖焉。
而倖进者用此怨公,至为飞书以中伤之。
上察其情,不疑,而购为书者甚急。
嘉祐元年三月,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张尧佐以女宠进,至是复有旨以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曰:「尧佐未尝出京城,无功劳,不可假以相位」。
由此罢。
三年,进拜吏部侍郎
八月二十日薨于位,享年五十六。
公为人雅厚信重,以诚接物,不修矫饰抗厉之誉,士大夫以君子长者归之。
其与同列议事,必依于正,时有不合,反覆劘切,止于当而已,不以独见为奇。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众,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将薨,呼其弟纯臣,口授遗奏,大旨以宗庙至重,根本未立为忧。
天子加悯恻焉,亲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以左仆射印绶。
明年某月,葬宋城县卒孝原。
公凡所履历典为具是矣,至他所领审刑院尚书省之类甚众,及累阶、勋、开国,号功臣,敦加以例进,故弗论也。
娶丁氏,封安康郡夫人
三子:同老,大理评事
周老,太常寺太祝,早卒。
朋老,大理评事
二女:长嫁试校书郎戚师道,早卒。
次在室。
公本以文学进,至为侍从,典诏诰者十有馀年,其文贵体不贵奇也。
有集五十卷,藏于家。
爱乐士大夫,称为知人。
所荐拔,初若不审,其后多赫然有闻。
尝荐彭思永侍御史,首奏抑张尧佐不得为二府,朝廷称之。
右,谨条仆射公世胄、官簿、行事如右,请牒太常议所谥,及乞铭于立言之君子,以志其墓。
伏惟加详择焉。
谨状。